每年八九月份,很多新人进入职场,进入办公室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会如何称呼别人,不当的称呼可能会对职业生涯的起步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同的职业对职场上资深同事的称呼方式也不同:有的叫“师傅”或者“老师”,有的叫“XX姐”或者“XX哥”,有的叫“XX总”或者“XX主任”……
上周,媒体对1972名职场人士的调查显示,75.9%的职场新人初入职场时,称呼长辈存在困难,职称(46.0%)、师傅(44.2%)、兄弟姐妹(41.3%)是最常见的称呼。受访者建议,职场新人在称呼长辈时要注意:称呼要高一些(53.5%),注意观察长辈的表情(50.1%),避免称呼过分亲密(38.1%)。
调查对象中,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占32.4%,外商企业就业人员占22.1%,国有企业就业人员占20.0%,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占18.5%,国家机关就业人员占4.3%,个体经营人员占2.2%。
75.9%受访者初入职场时有“不懂如何称呼长辈”的问题
“大家都挺谦虚的,有人会说叫我‘小刘’就行职场如何学会察言观色,但如果是前辈,这样称呼就有些不合适了。”张梦雨(化名)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了一年,刚开始工作时,她经常为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同事而苦恼,“叫职务会觉得不熟悉,但直接叫哥哥姐姐又不够正式。”
“新员工刚进公司,公司都会派人力资源部的人来带员工做流程介绍,包括人员概况、各部门职务等。”上海一家软件公司员工王世杰(化名)说。
数据显示,75.9%的受访职场人士在初入职场时存在“不知道如何称呼上司”的问题,84.7%的职场人士认为,新人恰当地称呼上司很重要。
“对别人用错头衔,不仅自己难堪,也会让对方觉得不尊重。同样,使用合适的头衔也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北京某基层法院公务员杨帆(化名)说。
张梦宇认为,职场头衔除了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外,还决定了你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通过头衔,可以大致判断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觉得职场头衔并不是很重要。”王世杰说,头衔只是第一印象的一部分,日后展现出来的品德、能力才更重要。
职场真人秀《求职记》嘉宾岳珊珊认为,正确的称呼对于职场新人来说非常重要。“初次见面,如果称呼不太恰当,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作为职场新人,称呼错误会对人际关系和未来的成长产生影响。”
职位、师父、兄弟或姐妹是最常见的称呼。
人们初入职场时,如何称呼同事?数据显示,最常见的称呼是职务(46.0%)、师父(44.2%)、兄弟姐妹(41.3%)。其他还有:职务(37.6%)、老师(33.2%)、老板(11.8%)、帅哥美女(10.5%)、英文名(9.0%)、前辈(8.0%)、中文名(6.3%)。
“在体制内,正式场合都是用‘姓氏+职务’来称呼的。”杨帆说,对于老年人来说,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是用“姓氏+职务”来称呼。
“如果有级别,我会加上姓和级别,比如叫总经理、工人。”张梦宇一般会根据性别、级别、工作性质、入职时间、熟悉程度等来决定称呼,“对那些比我入职早、级别和我一样的同事,我会叫他们姐夫、姐弟,既尊重又不生疏。”
“职场称呼和行业、公司文化有关,比如我们公司每个人都有英文名,上班时就直接称呼对方的英文名;我一个朋友在日资公司工作,同事之间就称呼兄弟/姐妹;我一些在媒体、银行等行业的同学、朋友也称呼对方为老师。”在外资咨询公司工作的张佳(化名)说。
“我换过一次工作,感觉IT行业比其他行业包容度更高。”王世杰认为,行业、岗位、地域都是影响职场头衔的因素。
调查中,职场人士认为影响职场头衔的因素主要有:企业文化(54.9%)、单位性质(52.2%)、行业性质(51.4%)。此外还有:职位级别(41.9%)、工作年限(35.6%)、年龄差异(31.1%)、时代变迁(26.1%)。
岳珊珊认为,在国企,人们更注重职称,比如主任、主任、部长等。而民营企业就比较随意,不讲究职称,大家可以直呼职务,也可以称呼兄弟/姐妹。“当然,外企也不全是随便称呼,比如日韩企业文化就比较等级森严,或者比较严谨,一般都要加上职务,或者称呼长辈。如果是比较开放的公司,直呼名字也没什么大问题。”
受访者认为,新员工应注意对上司的称呼要高一些,注意观察上司的表情,避免过于亲密。
杨帆认为,称呼长辈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场合,“在职场上,最好正式一点,但在私下,可以相对随意一些。”
“千万不要随便给别人起绰号。”王世杰认为,起绰号是不好的做法。另外,称呼年轻比称呼年长要好,“不要以貌取人年龄,不要以名字判断性别。”
张梦宇认为,称呼不能显得太熟悉,也不能显得太疏远,要根据关系高低和私人关系来决定以职业称呼为主还是个人称呼为主。
调查显示,新员工在称呼他人时首先要注意的几点是:称呼要高,不要低(53.5%)、要学会读懂别人的表情(50.1%)、称呼兄弟姐妹时不要太亲密(38.1%)。其他要注意的还有:比较规矩比较安全(35.8%)、不要轻易称呼别人帅哥、美女(33.8%)、不要太小气(17.0%)。
“如果你碰到鼓励师徒制的企业或企业文化,就会有老师指导你,你可以叫他‘老师’或‘师傅’,”岳珊珊说。“带职称的称呼比较常规。毕竟,你是在职场环境中与人打交道,而不是像朋友或亲戚之间的日常称呼。”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员工,受访者认为还需要注意:多做多学(63.6%)、多听少说(57.7%)、与同事保持良好沟通(55.8%)、不要随意对同事发表评论或建议(54.4%)、注重公司的人文文化(39.7%)、不要随意开玩笑(28.1%)等。
岳珊珊认为,新人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工作机会或者需要做的事情,“不要太在意自己是否加班,也不要害怕犯错。在组织中成长,你做的越多,犯错的机会就越多。但你也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经验和资历,你的价值也会显现出来。”
受访者中,2000年以后出生的占0.6%,1990年以后出生的占25.7%职场如何学会察言观色,1980年以后出生的占52.3%,1970年以后出生的占17.0%,1960年以后出生的占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