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 城关镇城防堤:基本情况、改建历程与主要穿堤建筑物介绍

类别:凤台资讯 时间:2024-09-18 浏览:
凤台当出现滑坡、管涌、漏洞和穿堤建筑物周边漏水等较大险情时,县防汛指挥部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研究制定抢险方案,调用各级防汛应急抢险队和物资全力抢险。当城防圈堤防汛抢险应急响应后,由县防指统筹调度使用全县防汛物资。

一、基本情况

城关镇城防圈堤(以下简称城防堤)位于西飞闸下游(城关镇境内),西起大沽(古)堆,东至航运站(旧渡口)。堤防防护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2000亩,涉及城关镇6个社区,常住人口约6万人。1983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城关镇城防堤改建为保安堤。

城关镇城防堤长2.926公里,现状堤顶高程27.2~27.5米,堤顶宽17~19米,设计防洪标准为40年一遇。堤上主要建筑物有西城河排水涵洞、酒厂排水涵洞、建筑公司排水涵洞、毛巾厂排水涵洞、桥管处排水涵洞等5处。

1954年,淮河发生严重水灾,洪水入侵城内后,县机关、学校、居民们齐心协力,筑起小堤防保卫城市。

1956年,洪水再次袭击该城。从汛期到1957年,县政府、学校和居民努力抢修该城。

1958年,坎团、张沟、顾桥等区抽调3000名工人,抢修粮食局东至北坝的小城防堤。

1961年汛前加固城堤,西起大古堆,东至汽车站,长2.836公里,顶宽3米,内坡1:2,外坡1:5,堤顶高程26.50~26.00米,施工人员1020人,完成土方9909立方米。

1983年9月24日,经省政府批准,城关镇城防堤改建为保安堤。至1984年4月30日,加固堤竣工,长2.6公里,标准为:顶宽8米,外坡1:3,内坡1:2-1:5,堤顶高程27.50米,块石护坡长2600米,修建旱闸两座,共完成土方15.85万立方米,石方2.64万立方米,投资109.32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103.76万元)。经验收,基本达标质量。

1984年冬至1985年春,地方筹集资金,利用工程剩余的砂石,将防波堤铺成砂石路,绿化面积达2.8公里。

2. 洪水风险分析

城防堤主要洪涝风险来自于淮河,经每年汛前隐患检查,防洪工程存在5处重大险段,高水位易发生险情,是每年汛期防御的重点。城防堤主要洪涝风险为穿堤建筑物,5处穿堤建筑物分别为:西城河排水涵洞、酿酒厂排水涵洞、建筑公司排水涵洞、毛巾厂排水涵洞、桥管处排水涵洞。城防堤穿堤建筑物的岸墙、管墙、边墩、护坡等与土堤或土基结合的管线、涵洞易发生空洞或裂缝。若水位较高凤台,填土会被冲毁,对管线建筑物、涵洞等造成破坏,严重时会引发洪涝灾害。一旦堤防溃决(溢流),城关镇6个社区常住人口6万余人,需要紧急疏散。

城防堤的重点防御段为大沽(古)堆至三忠段;三忠至旧建筑公司段;旧建筑公司至航运站(旧渡口)段三段。

3. 防洪组织

城防堤是城防圈堤(保障堤)的一部分,是淮北堤防的一部分。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城关镇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所,由县领导带队,县政协领导负责,责任单位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等单位组成(详见凤台县分管领导及责任单位名单),负责组织指挥防汛工作。城关镇防汛指挥所下设指挥调度、堤防巡查、抢险、转移安置、后勤保障等组。城关镇防汛负责人为城关镇镇长,负责城关镇城防堤防汛指挥协调工作,下设8个以社区为单位的指挥分队(详见附件1)

四、防洪抢险和弃水

凤台_凤台县属于哪个市_凤台到合肥新桥机场大巴时刻表

1. 巡逻并检查危险

1、当淮河水位达到防洪防线水位20.7米并继续上涨时,由城关镇防汛负责人负责组织巡堤、护堤人员巡查堤防险,共需巡堤人员15至20人。

2、淮河水位达到警戒水位23.20米并继续上涨时,相关责任人要亲临一线指挥,组织一线巡检人员巡护检查堤防,巡检范围扩大到堤外30-50米,每日巡检次数不少于4次,所需巡检人员45-50人。

3、当淮河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并继续上涨时,组织二线灾情调查人员上堤不间断巡查和灾情调查;各抢险队伍集合待命,做好一切抢险准备,随时准备投入抢险。灾情调查人员共150人。

4、当淮河水位达到保证水位25.65米并继续上涨时,请求地方部队进堤支援。

(二)应急救援

发生一般险情时,应急救援队实施应急救援。发生山体滑坡、管网破裂、渗漏、堤防周围建筑物漏水等重大险情时,县防汛指挥部立即成立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研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调集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实施应急救援。必要时,逐级申请上级防汛救援队伍和物资支援。险情得到控制后,进一步储备应急物资,拉灯照明,识别遗留人员,24小时观察记录,防止险情扩大。

(三)派送方式

凤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调度,城关镇政府负责防汛抢险人员转移安置、抗洪抢险及灾后恢复等工作。凤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水位、水质情况确定调度利用方案。工程调度过程中,加强对城防堤上下游水位、流量、水流态势等观测,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四、搬迁安置

镇指挥所接到县防指挥部转移命令后,发布人员转移预警信息,转移责任人员立即组织群众撤离凤台,避开危险。

1. 转让时间

1、当淮河水位继续上涨,气象预报上游仍有强降雨时,做好堤内老弱病残人员的撤离准备。档案、药品、危险货物等重要物资要根据洪水形势发展情况,提前转移至安全地带。

2、淮河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5米并预测达到保证水位时,对能够寄宿在亲友家中的人员,立即转移至安全区域亲友家中,老弱病残一律转移到集中安置点(丰台一中、二中等学校)或亲友家中。

3、淮河水位达到保证水位并继续上涨时,所有城堤受洪涝威胁的群众一律转移至集中安置点。

凤台县属于哪个市_凤台_凤台到合肥新桥机场大巴时刻表

(二)转让时限

当水位达到规定的转移条件且无重大危险时,一般要求24小时内转移人员、贵重物品、有毒化学品。如水位上涨较快,应酌情缩短转移时间。如发生重大危险或溃坝事故,应迅速疏散全部人员至就近安全区域,并有序转移至安置地点。

(三)库存

人员转移完毕后,城关镇、社区两级转移负责人要进行清查,确保应转移人员全部转移,实行零报告;洪涝风险期间,严禁人员擅自返回。

洪水超过保证水位前,要全力以赴加强防御和抢险,同时根据堤防险情和水势情况,充分准备居民和财产安全撤离和防汛前各项工作,确保居民和财产安全。

(五)群众回归

当淮河水位达到防洪水位以下并继续回落,大堤无险情或者险情处置稳定,预报上游近期无强降雨时,镇防汛指挥所经县防汛指挥部同意,可以组织群众撤离。

五、保障措施

1. 救援队

城防堤重点防御地段分为大古堆(古)至三中;三中至老建筑公司;老建筑公司至航运站(老渡口)三个地段。应急救援队伍按重点防御地段分为三级。社区应急救援队:每公里堤防或每队不少于30人,用于社区内应急救援;乡镇级应急救援机动队:主要由基层民兵、预备役部队组成,每队不少于50人,用于镇域内应急救援;县级应急救援队(凤台县应急局负责指挥调度):第一级为县级应急救援队,由当地武警、专业技术干部组成,不少于50人,用于堤防重大险情抢险或救生。二是水利施工企业应急抢险队,由县水利施工公司和城关镇施工企业组成,人数不少于50人,配备大中型机械,用于支援堤防重大险情应急抢险。三是没有防洪任务或防洪任务较少的乡镇(上塘、大兴集等乡镇)组建队伍,每支队伍不少于50人,支援应急抢险工作。

2. 应急物资

城防圈堤防洪应急响应后,县防汛指挥部将协调调度全县防洪物资,针对历史险情、险段,城防堤管理处储备防洪袋(麻袋、编织袋)2000个、铅丝、桩子、便携式工作灯、电缆等应急物资。

(三)交通运输

根据汛情发展,城关镇防汛指挥所安排4辆汽车、3辆货车等7辆运输车辆负责人员转移。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