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 云南省 昆明市 |新浪旅游微博|2016年01月11日16:03
乌铜走银博物馆主要展示“乌铜走银”的历史、制作流程、传承、传统手工制作工具、金永才的作品、媒体宣传资料、传承人简介及个人荣誉。主要凸显乌铜走银是云南的一绝,是用传统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
乌铜走银博物馆
乌铜走银,是流传于云南省民间的一种著名铜制工艺品加工工艺,至今已有280多年历史,也是昆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水或金水填入花纹中,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古色古香,典雅别致。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
金永财是乌铜走银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18岁那年,徜徉老昆明“跳蚤市场”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一个黑底并有银丝纹路的墨盒所吸引。金永财从此迷上乌铜走银这项神奇的技艺,并为此四处拜师求艺。
“280多年以前,乌铜走银首先在石屏出现,而目前这门技艺却仅在昆明晋宁县晋城镇传承。”回顾280多年的风云变迁,金永财从师傅李加汝的口中得知,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村是乌铜走银的发源地。
“有一天,当地匠师岳富在炼铜造器时不慎将金戒指掉落锅中,戒指一下子熔化了。他生气地把周围放着的一些东西全扔下锅,后来气消了再来加工,却发现一种颜色黑亮的特别合金铜。他试着用这种合金铜制作工艺品,就形成了云南独有的乌铜走银。”
乌铜走银博物馆内
大约在1985年前后乌铜走银招聘,金永财照着师傅的秘方钻研乌铜走银技术。他从制作相对简单的烟斗嘴开始,一步步摸索着制作墨盒、烟膏盒、酒器、文房四宝等古色古香的乌铜走银器具。
造型别致、做工精细的乌铜走银毕竟不是一门简单的技艺。虽然金永财有着加工金银首饰的基础,但乌铜走银的技艺却更为复杂。它包括炼铜、打坯、锻片、焊接、刻画、走银(金)、磨光、捂黑等十多道工序。金永财学得师傅的秘方后,一年也只能做出为数不多的几套器具来。
与稀少的成品件数相对应的是,掌握这门民间技艺的人屈指可数,全昆明也就六七个人了,金永财老人是其中之一。近十年来,金永财眼力不比从前乌铜走银招聘,回想起乌铜走银这门技艺在280余年间的风雨历程,金永财既担心这门绝活从此后继无人,又担心独门艺术广为流传而遗失了特有的“滇味”。为解决这一矛盾,金永财
打破传统的传承观念,首创云南省第一家“乌铜走银传习馆”、“乌铜走银工艺馆”,面向社会广招学徒。
参观指南
昆明乌铜走银工艺馆开馆时间:每日10:00——21:00
门票价格: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