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不能短视、唯薪资论,你怎么看?

类别:职场八卦 时间:2023-08-18 浏览:
”也有微博用户则提出了一个雷人建议,“让大学生付费上班,然后企业加强培训,让员工付费获得的经验物超所值。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不要仅仅关注薪资待遇多高,是否轻松休闲,更要专注的是平台环境、能否获得足够的成长,能否有进步的空间,是否符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

■劳动报记者 陈宁

日前,网络上的两种观点引起广泛关注。 有专家强调:“年轻人必须摆脱工资高、福利好、待遇高的工作。” 另一位微博用户提出了无厘头的建议,“让大学生付费离职。”之后,公司加强了培训,让员工获得的经验比金钱更值钱。这样,公司就有了资金周转,渡过难关,大学生全部就业。”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观点一 大学生求职不宜短视,只顾工资

由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等多种因素叠加智联招聘向职场倦怠说“no”^^^cho首席人才官商业与管理,去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找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 有人认为,在就业选择方面,前些年不少大学生将薪资和待遇作为首要就业激励因素,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去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时应做好调高薪资预期的心理准备。

这种观点强调,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找不到工作的中学生的期望低于自己的能力和实际市场情况。 而且,大部分毕业生愿意到大中城市工作,希望在高薪、高福利、社会地位好的行业工作。 这必然导致就业困难,导致就业困难。

据悉,这一观点还认为,即使在相对修养的就业形势下,年轻人的求职目光也不应该只关注薪资和待遇,而应该跳脱唯钱论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不仅要关注薪资有多高,能否轻松自在,还要关注平台环境,能否获得足够的成长,能否有发展的空间。提高,是否符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上立足,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是你未来生活的基础。

观点二“普通一线”岗位也蕴含机遇

外汇投资研究所经济学家谭雅玲表示,“年轻人必须摆脱工资高、福利好、福利高的工作。 那些学历高的人无法接受低薪低水平的工作,比如环卫工人、卡车司机、快递物流,都非常需要人,他们不得不放下姿态。”

其实,放开身体并不意味着“居高临下”,只要你灵活、善于学习……普通的一线岗位不仅能赚钱,还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国网北京供电公司输电巡检团队中,就有一支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科等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人才队伍。 他们一方面传承老钳工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发挥强大的学习能力,不断开拓新时代电力发展新成果。 其中一位觉得,离高压塔越近,开发出来的技术就越先进、越实用。

再比如,疫情期间,很多新兴产业都实现了,包括在线教育培训产业、医疗健康产业、游戏产业、短视频直播产业等,其实很难说是如何实现的。 “高大上”固然是,但新兴产业的出现尤其符合当今年轻人的需求,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年轻人应该积极拥抱和尝试新的工作。

观点三“付钱下班”违法,但工作应珍惜

面对去年1076万大学毕业生,一位名为“卓科技”的微博用户提出了建议,“让大学生带薪离职,然后公司加大培训力度,让员工获得的经验比金钱更有价值。 这样,公司就有现金流渡过难关,大学生也就业了。”

“让大学生带薪离职”显然不合理,也严重违反劳动法,侵犯求职者的劳动报酬权。 经济困难时期,也是各类劳动纠纷多发时期。 我们要高度警惕可能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和言论。

事实上,也有观点强调,这一建议虽然不合理,但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即希望年轻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能够像“为自己买单”一样被认真对待。

智联招聘对80后职工调查的数据报告显示,90.4%的职工曾有过“裸辞”的想法。 年轻人之所以成为你们眼中的“离职闪电军”,就是因为他们不珍惜工作机会。 事实上,这样的“裸辞”理念并不利于年轻人就业,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下,频繁跳槽不仅会降低自身就业竞争力,还会给整体就业环境带来负担。 。

事实上智联招聘向职场倦怠说“no”^^^cho首席人才官商业与管理,没有工作是完美的。 当工作中遇到疲劳或困难时,要能够及时调整态度,积极改变自己的状态来适应职场的变化,而不是逃避或放弃。 尤其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更应该正确调整心态,珍惜每一次工作机会。

面对史上最困难的就业季,我们敦促政府纾困企业释放就业岗位,社会各界给予关心和帮助,企业重视保护求职者权益,大学生转变观念、调整期望,共同克服就业困难。

看法

90后:年轻人应减少观望,先找到工作再择业

向往优越的生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人的本性。 追求高薪工作是可以理解的。 找工作的时候确实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一次性就业肯定更难。

网络上,就业办的很多老师在各个部门举办讲座时,都语重心长地叮嘱秦伦生,不要因小事而失大局。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果暂时找不到理想、完美的工作而回避就业,可能会导致更加被动的局面。 该校一位班主任甚至坦言,就业就像谈恋爱。 “说着说着就会恋爱,结婚离婚也就自然而然了。”

这种观点认为,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应该认清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减少观望,先找到工作再择业,这样才能满足实际。技能和保障生存问题也可以减轻整体就业压力。 现阶段理性的职业选择其实已经成为现实。

■劳动报记者 陈宁

70后:灵活办公并非增加劳动难度

去年,大学生就业尤其困难。 网络上各种声音的背后,似乎都隐藏着各方面的恐惧。

虽然没有必要!

首先,从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大多数人的职业道路都是一个“低处行走,高处行走”的过程。 去年,大学生尤其应该明白这一点,不要对薪资和公司名称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更应该注重自我体验。

尽管当经济形势好转、疫情过去后,一份经验丰富的简历才是你获得理想职位的跳板。

其次,就政府而言,笔者建议,对于吸纳就业最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各种开支是否“应该尽量减少”。 同时,在一些政府采购和招标中,能否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

三是全社会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成熟企业的辅导、政府新政策的支持、舆论的包容……

大学生求职者态度端正,中小企业就有机会,甚至最困难的就业困难也能克服。

■《劳动报》记者 徐伟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