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
一份合肥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流出,
显示,
除了原有的主城区之外,
规划将肥东店埠镇、撮镇,
肥西县上派镇、桃花镇、
长丰县双墩镇
纳入合肥主城区。
合肥主城区的发展越来越大!
在合肥城市发展中,已然成为地标的无疑是政务区和滨湖新区。那么,新一轮城市发展中,可能成为下一个城市地标的是哪一个区域?
正在进行国际化招标并举办规划方案比赛的合肥东部新中心,无疑将成合肥区域发展的新地标。
记者从瑶海区获悉,目前,正在举行的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招标“竞赛”,更是合肥这一城市发展战略的进一步体现。南淝河、马合钢,这些合肥标志性的区域将有望实现重生。
东部新中心范围划定
面积33.8平方公里
据悉,新中心以瑶海老工业区为核心,横跨瑶海、包河、肥东三界,规划区域面积为33.8平方公里(瑶海区内17.7平方公里、包河区内9.8平方公里和肥东县6.3平方公里范围)。
【合肥部分区域示意图】
核心区9.4平方公里(范围具体为广德路东侧、裕溪路南侧、钟油坊路西侧,面积约9.4平方公里,其中生态绿地约占3.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占6平方公里)。
【地图示意图】
从地理位置来看,它直切312国道线,快通江浙沪之门户,坐实东部桥头堡,强化主城东部中心区位合肥凤台路打通,无论是构筑沪宁合发展轴(节点城市合肥、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还是合巢芜杭发展轴(节点城市合肥、巢湖、宣城、杭州),合肥东部都是最为重要的发展承接区域。
现状“短板”不少
据瑶海区相关人士介绍:“现状中,这里仿佛“短板”不少,传统工业式微形成的城市锈带,瑶海、包河、肥东的交界之地,内连外通的不畅之所。
“长板”更长
其实,这里“长板”更长,南淝河的城市文化根源所系(生态绿地、码头、沿岸工业遗产),充足宝贵的城市土地空间(存量用地12平方公里,村落、农林、闲地10平方公里),合肥东南通风口的区位优势,南淝河岸线生态资源优势,以及瑶海独享的国家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政策利好,都是其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所在。”
老合钢、化工厂已经启动大规模拆除
合肥城市文化根源在母亲河南淝河,合肥现代城市的工业根基在瑶海,所以,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中,瑶海区南淝河、马合钢区域成重点打造的核心区。
在遍地高大厂房的合裕路北侧——原合钢厂区旧址看到,以大气污染防治、拆违拆旧、保护国有资产为主的区域综合整治正在推进。
曾经一度低迷沉默的传统工业区正在苏醒,涅槃重生。
瑶海区自5月份开始,超前部署提前行动,与合肥市产投集团共同成立老合钢片区综合整治工作组,截止到8月30号,已拆除老合钢区63300平方米,化工厂区域136000平方米,共199300平方米,全力为未来东部新中心建设打好基础。
历史文化、工业遗产将得到保护
做好水文章
目前,围绕做长未来核心区“短板”,瑶海已经开始行动:做好水文章!
开建二十埠河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和滨河公园,搞定城市生态,贯通生态网络;
二十埠生态湿地公园效果图
规划东延合裕路高架,正在打通和平路,强化东西向城市通道,在建郎溪路跨南淝河高架,规划龙岗路跨南淝河大桥,加密南北城市通道,优化轨道交通设计;
加快推进老合钢片区的综合整治行动,为东部新中心建设多种模式保护利用历史文化与工业遗产超前行动,结合规划模式为各类产业或项目预留充足空间。
分四大方面打造
据了解,初步的规划意向上:
生态方面:东部新中心将着眼于生态环境整合与提升、生态修复与棕地治理;
文化方面:着眼于充分利用历史文化与工业遗产价值,对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建筑或地块“化腐朽为神奇”,
产业方面:着眼于注重都市型、科技型、总部型经济产业的引入,改善城市产业结构,打造与合肥城市发展定位相契合、与环境更协调的新兴经济产业结构;
城市形象方面:着眼于创造城市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具有特色的“合肥东部城市门户”形象,并为东部城区未来发展预留好重大项目和重大建设空间。
1500万元重奖
2016年1月,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建设提出。
7月22日完成开标,51家设计单位组成29个团队参与招标。
经综合评分,最终从中评选出5家优质设计单位进入现在的第二阶段---方案设计竞赛。
计划至10月下旬完成成果编制并组织评审,12月底完善成果并报市政府审定。这场合肥有史以来影响力最大的区域规划设计竞赛让全城为东部新中心充满期待。
目前,五家参赛的设计单位紧锣密鼓地进行的概念规划暨核心区城市设计竞赛。
规划编制经费为1500万元,第一名获得奖金500万元;第二名获得奖金300万元;第三名获得奖金200万元;第四、第五名各获得奖金100万元;最终中标单位与项目委托单位签订方案整合设计合同。
规划确定后,东部城市在合肥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担当与任务、面貌与路线将一目了然、战鼓擂起。
现场实地踏勘已完成
据了解,由合肥市规划局组织,各设计团队已经完成了现场实地踏勘。
【滨河公园】
踏勘内容包括瑶海区滨河公园、马钢、氯碱化工厂、老合钢等现场,包河区绿色港湾、卫立煌故居、关镇河现场及肥东县物流园区等现场。
新中心,新在何处?
据介绍,作为华东最大的市场集聚区(汽车汽配、家居家装、图书电子、食品百货、服装家纺等)和新近崛起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因为线上线下“距离”最短,所以瑶海是高端服务业潜力最大的城区,新经济新产业(互联网经济、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势不可挡。
同时,这里人口密度全省最高,公共资源发展需求大,瑶海区已经开始建设湿地公园、城市路网、文化卫生医疗行政等服务中心,新门户新服务前景开阔。
另外,依托充分的城市空间和工业文化与城市历史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会务展馆、购物休闲、康体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塑造合肥城市新名片,也将成就等合肥东部新中心的地标区域地位。
你以为瑶海区就这点变化?
来,跟着小编一起再看看↓↓
一环路瑶海段将进行景观大变革
瑶海区一环路精品道路项目
已完成方案修改
计划年底完工~
↓↓↓
此次景观提升范围包括四段,分别为:三角线桥至站西路段、站西路至临淮路段、临淮路至大通路段和大通路至屯溪路桥段。
“该路段范围内,很多建筑外立面老旧,形式单一。”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改造将对这些建筑外立面进行清洗、粉刷,颜色上要跟周边环境协调,沿街的店招也将进行统一。
一些大厦外,如国土大厦、环境公司大厦还将增加木质百叶及构件,增加气质感,一些商业店面会增加玻璃幕墙,显得更时尚些。
改造范围内的天桥都将采用绿植、爬藤等进行美化,如三角线桥,将在桥体两侧挂置种植槽,选取垂直绿化植物种植,丰富桥体垂直界面景观效果,人行台阶一侧的墙面设置垂直绿化墙面合肥凤台路打通,桥洞墙面进行重新装饰,桥下圆柱底部种植爬藤植物。
而一些街景将会被精致梳妆,如胜利路与东一环路交叉口东北角希尔顿停车场周围,由于新建了地铁出入口,故增设出入口广场与小游园,并添加休憩座椅、文化景墙,提升城市景观,优化空间品质。
南一环屯溪路段水上园小区西,将原来停车场地通过铺设透水植被地砖、增添绿植,打造生态停车区,并对原来围墙进行改造,风格上与裕丰花市统一,从而美化城市街道界面。
据介绍,此次改造中由于不少路段内非机动车停车较为混乱,将在停车需求大的区域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进行统一引导规范。
一些机动车停车区域将重新划车位,设置种植铺装,优化人行道线形铺装,改善城市容貌。
停车隔离区域内会退让空间较窄不具备停车改造空间的区域,采用隔离装置进行隔离,并对原有已规范区域内的老旧隔离装置统一进行更换提升。隔离装置改造时在节点的位置采用隔离花坛花池,提升街道绿化景观。
合肥火车站区域要变脸
合肥火车站区域将在未来两年多时间里,迎来大变脸。瑶海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消息显示,火车站片区将进行综合整治,超过1.9平方公里的区域将“大变脸”。
整治项目处于设计阶段,预计年底将施工招标,2018年完成整治项目。
改造范围东至城市重要交通干道铜陵北路高架,西至城市主干道新蚌埠路,南至城市主干道临泉路,北至火车站铁路线,全椒路和站西路延伸至北一环路,片区面积约1.912平方公里。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建筑立面整治、夜景亮化、店招店牌改造提升工程,景观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市政管网改造提升工程,信息化工程建设,电力杆线入地工程,静态交通工程等,并依据现状交通流线分析,对火车站片区站前路上的客运总站、白马商城等两座人行天桥进行美化改造,整个工程计划投资预计将超过6亿元。
这6条小街巷将变身
瑶海区2016年纳入计划的6条小街巷改造项目已完成施工招标,项目总投资约1845.43万,拟11月份完成改造。
本次改造的6条小街巷道路总长约1263.639米,涉及明月巷、恒通市场中路、塘桥民兵支路、塘桥和平支路、凤阳二、三村间道路、和平家园A3巷。
站前路-凤台路拟年内改造
目前站前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站前路-凤台路(新蚌埠路-铜陵路)改造工程实施之后,路面将全部更新,改为沥青路面。
(效果图)
除了站前路-凤台路改造之外,瑶海区住建部门还将对火车站周边的9条支路实施新建,总长度约为7.5公里,待建设完成后,合肥火车站片区的微循环将更为通畅,市民出行也会更便捷。计划明年动工。
除了“大建设”,
到瑶海的这里,
还可以逛吃逛吃逛吃!
生态历史文化第一街开街
经过一年多的规划建设,瑶海区“生态历史文化第一街”——银屏街已经正式开街!
银屏街,古称淮浦巷,是庐阳八景之一“淮浦春融”的所在地。建成后,将“淮浦春融”这一几百年前的合肥佳景仿佛再现南淝河畔。
它的具体位置在淝滨路交口到明光路交口,全长762米,是一条很有“文艺范”的路。
银屏街一共分为三个段落,分别为淮浦春融、巷陌芳踪、新都花雨,一段长街让游客体验到从明清合肥向现代合肥过渡的“穿越感”。
◆ 淮浦春融
是以庐阳八景“淮浦春融”为主题,展现银屏街的历史,溯历史,觅回忆。此段利用淮浦亭、老茶馆、炒货店、非遗剪纸坊、非遗根雕馆等庐州传统生活场所,结合老字号景墙、庐阳八景画廊、状元古井、市井雕塑等景观小品,唤起人们对古庐州生活的记忆,感受乡愁。
◆ 巷陌芳踪
以小资情调的民国风建筑为主题,展现银屏街的文化,寻旧梦,乐悠闲。此段利用紫藤等大量植物营造绿色氛围,结合民国风情的咖啡屋、画廊、花店、书吧、特色景观廊等散发着小资情调的场景元素,体现合肥人精致细腻的生活品位,抒发心中的小资情怀。
◆ 新都花雨
它是以现代化风格的生态绿化为主题,展现银屏街的生态,看生态,品生活。此段利用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和生态的理念,结合雨水花园、枫叶广场、书报亭、雨花亭等生态休闲设施,体现当代合肥人追求未来幸福生活的新潮流、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