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上海、深圳,
猛赶广州,逼近北京!
合肥一跃进入全国榜单前十!
排名第七位!
然而……
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在《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
合肥与呼和浩特、长春一起,
首次进驻全年拥堵TOP10榜单。
看点
01
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简述
1传统“堵城”跌出前10!
从2017年中国十大堵城的分布来看,
济南以2.067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再度成为中国堵城排行榜第一名!北京、哈尔滨、重庆、呼和浩特、广州、合肥、上海、大连、长春跻身前十。
欣慰的是,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GDP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作为2017年的首堵济南其拥堵程度较2016年基本持平并没有恶化。
而且,榜单中原先传统的“中国十大堵城”纷纷跌出前十,其中
成都位于21名,
石家庄位于33名,
深圳位于37名,
武汉位于47名,
杭州位于48名。
说明2017年以来各地治理拥堵效果显著。
2北京超、特城市堵榜第1!合肥大、中城市第3!
从超大、特大城市年度拥堵排名来看,
北京以拥堵指数2.033在超大、特大城市中拥堵排名第一!
同比2016年深圳拥堵降幅达7.5%降幅最大,拥堵指数为1.751。
大中型城市的拥堵情况同比去年基本持平。
济南在大中型城市中拥堵程度最高,以拥堵指数2.067排名第一。呼和浩特、合肥分列二三。
2017年青岛拥堵同比下降9.66%降幅最大,清远拥堵涨幅最高达8.13%。
32018拥堵趋势预测
在对2017年城市拥堵情况分类盘点之余,报告也在此基础上对2018年拥堵趋势做出预警。
报告显示,
2018年42%的城市拥堵将呈现上升趋势,
58%的城市拥堵呈现下降或持平,
其中惠州、长春两城市拥堵预警排名高,无外因条件下城市拥堵加剧的可能性较大。
合肥近年拥堵趋势或加重!
看点
02
合肥目前道路状况
说到合肥的道路状况,一句话总结足矣:
说多了全是泪!
早高峰堵!
晚高峰堵!
下雨天堵!
看着地图路况一段段长长的红线,感觉心,塞塞的……
从家到办公大楼骑行13分钟,开车30分钟……
关键是合肥堵点太多!
目前合肥十大堵点:
1、【黄山路潜山路交口】上下班高峰期,大流量堵车相对具有时间性
2、【望江路潜山路交口】高峰期四个方向大流量,通行拥堵
3、【五里墩高架】高峰期各上桥口是堵车点,三车道并两车道,造成车加塞拥堵
4、【西一环五里墩上桥口】高峰期上桥堵车
5、【徽州大道芜湖路交口】高峰期交通以大流量为主,通行相对稳定。
6、【北一环双岗下穿桥】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由东向西堵车十分严重,遇到事故,整个路段通行基本瘫痪
7、【金寨路一环路高架】高峰期由南驶来车辆增加,其他三向就会造成车辆积压堵车
8、【金寨路与芜湖路交口】高峰期由南往北堵车相对严重
9、【四牌楼】长江路由南北双向堵车严重,由东向西方向堵车
10、【寿春路】因逍遥津门口车辆乱停接客,造成晚间堵车
还有整个南一环!
堵车不单心烦,浪费时间,
关键是早出晚归仍然避不开!
什么时候能不堵?
成为几乎所有“开车党”和“乘客”的疑问和愿望。
现在合肥也在通过道路建设和规划,积极应对城市拥堵问题!
看点
03
合肥轨道交通进入“双线运营,四线在建”阶段
地上通行受阻的直接解决办法就是走地下!
2号线的开通运营开启了合肥轨道交通“换乘”模式。也为路面交通减轻了不少压力。
今年,合肥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双线运营,四线在建”新阶段。
其中,1、2号线运营总里程约52.2公里,3、4、5号线及1号线三期在建里程约123.33公里。
11号线延伸到庐江县城!
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开通,至今已经过去了1年多时间。
打通了一条贯穿瑶海区、包河区和滨湖新区的南北向地下走廊。去年底,1号线三期工程也已经正式启动建设,未来几年,将方便新站高新区居民出行。
1号线延伸到庐江县城之后,将有助于提高庐江县与合肥市城区的融合度。
2尽快启动2号线东西延伸项目!
地铁二号线的开通使合肥市真正进入地铁换乘时代,对沿线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
地铁2号线西起点距离小庙镇政府仅7.2公里,距离新桥大道仅11.2公里,线路的延伸对合肥西部的发展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2号线东延项目已经在2个月前启动了第一批环评。
整个东延工程计划在2018-2023年建成通车。 从上面的站点设置可以看到,肥东火车站也设置了站点。
这也意味着,东延线路将与肥东火车站实现无缝对接。
33号线南延至肥西产融区!
去年11月,3号线南延线启动首次环评,3号线将由经开区延伸至肥西块区,实现肥西组团中心与合肥城市中心的连接。3号线南延线主要沿翡翠路、金寨路、站前路、青龙路敷设,线路全长约11.34公里。
南延段将有8个站点,除了正线中的方兴大道站之外,还设置了云谷路站、青年路站、仙霞路站、站前路站,芮祠路站,北张路站,深圳路站。按照相关规划,南延工程预计在今年开工建设。
44号线、5号线最新进展
4号线有13座车站正在围护桩施工,累计有14座车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5号线有11座车站正在围护桩施工,累计有21座车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全线33台盾构机,已有1台始发掘进。
根据计划安排,4号线和5号线车站主体施工全面展开,力争实现完成工程总量80%任务目标,车辆段、停车场正式开工建设。
据悉2018年,合肥还将启动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2号线东延、3号线南延、4号线南延,积极开展7、8、9号线前期设计。
看点
04
合肥高架延长改变“拥堵”现状
建高架不仅是关系城市发展的市政工程,更是情系广大百姓的民生工程。作为道路分流,有效的控制合肥的拥堵。
1阜阳北路高架北延工程
目前,合肥阜阳北路高架北延工程正在建设,预计9月全部竣工。
届时阜阳北路高架全长将达到16公里,成为合肥最长的高架桥,将能大大缩短合肥与北城的时空距离。合肥市民全程15分钟就可以从市区到达绕城高速。
2裕溪路高架东延预计今年竣工
在合肥东部,裕溪路高架桥是合肥市民出城和肥东市民进城的重要通道。
去年3月15日,裕溪路高架东延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全长约7.2公里合肥市凤台路何时打通,该工程起于钟油坊路终至桥头集路,项目共分为三个标段。
10月19日,工程第3标段已完成高架桥面建设。
在裕溪路与S105省道交叉口,周边集聚了工业产业园、建材城、物流企业、周谷堆农产品交易中心等产业合肥市凤台路何时打通,车流人流众多,是有名的“堵点”。
而裕溪路高架东延工程的建设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3长江西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长江西路与沿线道路立交工程的改造内容除创新大道外,还涉及方兴大道、长宁大道、枫林路及新建山湖路人行天桥,改造全长7.505公里。长宁大道、创新大道节点为上跨桥,方兴大道、枫林路节点为下穿桥。目前,方兴大道节点正在进行挡墙及沉井施工,预计春节前完工通车;长宁大道节点正在进行桩基施工,主体工程春节前完成;枫林路节点正在进行咬合桩施工,计划2018年5月完工通车。
长江西路高架密切了老城区与高新区、经开区之间的联系,构建起直达新桥国际机场的西向快速通道。
4铜陵路高架北延工程
该工程最初计划工期为14个月。
去年9月份,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在合肥市政府服务直通车上回复称,铜陵北路高架建设过程中因为110kv、10kv架空干线影响,导致工期顺延。根据建设工期安排,竣工时间预计要在2018年5~6月份。
看点
05
合肥一批主次干道工程有望今年实施,分流拥堵点
北京路改造
北京路是合肥市的一条主干道,北起于东二环路,南至锦绣大道。除了花园大道至锦绣大道段为新建工程,北京路其他部分基本建成通车已10多年,当时道路设计标准较低,路面损坏较为严重。
部分路段路况不佳,计划重新调整。
淮海大道将分段施工
淮海大道目前是新站高新区境内的一条交通要道,因多年使用,一些路段的道路情况不佳。
计划淮海大道(文忠路-新蚌埠路)为拓展段,全长4.91公里将进行道路拓宽,规划宽60米。
另外,淮海大道(文忠路-祥和路)段已列入合肥市大建设计划备选项目库,建设计划需要根据征地和设计开展适时调整。
在滨湖新区,有多条主次干道项目获得工程立项。
紫云路将从主干道上海路,一路东延至主干道南淝河路,全长约1920米。玉龙路将从现在的林芝路,一路向南延伸到云谷路,全长约1800米。
在次干道方面
南京路(包河大道—上海路)等八条道路工程准备建设,即将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江西路衔接上锦绣大道和紫云路,宽度36米,道路全长约1700米。
云南路(成都路—珠江路)分为两部分实施。
其中成都路—南宁西路段为南北向城市支路,
南宁西路—珠江路段为南北向城市次干路,道路全长约1950米。
新蚌埠路和文忠路,这两条新站区的主路间计划打通一条新通道,全长4.91公里的淮海大道会更好地连起两者。
看点
06
合肥“断头路”开通提上日程
家旁边,公司附近有断头路的确是一件难受事。
断头路现在很多都变成垃圾堆积处,除了使交通不便利,也更影响市容!
多年来,“断头路”的开通整改有成效。
从“多节棍”肥西路整改,到金寨路连接蒙城路,
凤台路的连接也不再需要绕行嘉山路与北二环。
去年新站高新区预计开通11条断头路,多条道路已动工。
并且,在今年两会上,全市“断头路”开通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目前,合肥市“断头路”最难啃的骨头在政务区!
怀宁路的政务区段仍然是“断头路”,并且持续多年。
因天鹅湖的阻断,政务区境内的怀宁路一直以来被分成了两半,整个怀宁路无法真正实现一路畅通。
怀宁路打通天鹅湖“断头”暂时还不具备实施条件。
结语
合肥虽然一跃进入到拥堵城市前十,但是汽车保有量以及GDP的增长仍然是喜人的。
2017年多城市调控取得较好效果,使得全国城市拥堵数据降低。
合肥“大规模”建设仍在继续,地铁、高架、次路建设正在改善合肥拥堵现状。
前段时间出台的城际高速免费,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道路压力。
虽然短时间内出行仍然“堵”到崩溃,但毕竟改善是要慢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