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现场。卢少伟 摄
中新网天津7月19日电 (记者 卢少伟)上海持续建立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建立“人才+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 坚持企业人才培养主阵地,打造制造业人才高地。
这是记者在19日的《加强新时代首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佟海伟在发布会上表示,高技能人才是上海构建实体经济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也是上海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层次人才高地。 “我们围绕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加大培训力度、优化培训资源和服务供给等组织了一系列工作,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人才队伍建设。” 佟海威说道。
建立“人才+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
童海伟表示,上海持续建立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建立“人才+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 实施《京津冀人才融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推动区域产业合作,聚焦生物医药、氢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 招聘,带动制造企业向天津延伸布局并利用项目落地促进人才集聚,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耦合发展。
建设一流创新型企业加速人才凝聚力
童海伟表示,上海还坚持企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打造制造业人才高地。 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积极建设一流创新型企业,加快制造业高技能人才集聚。 目前,上海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60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2家、上海市高新技术工业设计中心59家。 聚集约22万名制造人才的创新型企业。 据悉,上海还注重用好数字技术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 招聘,打造人才培养线上精品平台。
佟海威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支持首都高技能人才新政策,继续建立人才体系,加强部门联动,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坚持以教育促教育、技术、人才”。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