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成功的要诀是看一个人有多傻

类别:职场八卦 时间:2024-08-11 浏览:
只想说,真的是句句启发心智、发人深省。成功的要诀是看一个人有多傻我认为,成功的要诀不是要看一个人有多聪明,而是要看一个人有多傻。所以,我当校长以后,把“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写进了学生的培养目标中。有几次,我在MBA班上讲课,底下都是成功人士。她现

北京有所很好的学校——北京四中。北京四中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呢?我给大家讲几个与高考相关的数字:录取率100%,90%以上考入重点大学,一半的学生考入了清华、北大。

超妈不敢说北京四中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但它绝对是全国顶尖的中学之一。

不仅四中很牛,四中现任校长刘长明也很牛。刘长明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表励志演讲,每次都让万千家长感动。今天圆桌编辑特意整理了他在不同场合的一些演讲。我只想说,每一句话都让人深受启发,引人深思。

成功的关键在于看一个人有多愚蠢

如今,我越来越确信,在影响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智力并不是首要的。我的回答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讶。我相信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一个人有多聪明,而在于一个人有多笨。我见过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有的在学术领域,有的在商业领域,有的在企业家领域,有的在管理领域,他们都有这种愚蠢。

只有傻子才能真正明白这么简单的成功秘诀:不管做什么事,哪怕是极其简单的事情,也要把它当成一份事业,一份信仰,甚至自己的生命,坚持不懈地、坚定地去做。从始至终不动摇,不放弃,把事情做到极致,把事情做到完美,把事情做到天下​​独一无二,把事情做到天下​​无可比拟,这就是成功。简单地说,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就是永远坚持下去。在我看来,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做,只有傻子才会自然而然地明白这个秘诀,也只有这样的傻子才能成功。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样的傻子能幸福吗?幸福的钥匙是什么?我的答案也会让你们大吃一惊。我相信这样的傻子一定是幸福的,因为幸福的钥匙不是获得财富、名誉和财富。同学们,我相信你们将来一定会丰衣足食。在丰衣足食的前提下,幸福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几年前,我给四中学生提过18条建议,其中一条是:“养成每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习惯:比如帮助别人或者让别人快乐。你要弄清楚这件事为什么有意义,它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我之所以向同学们提出这样的建议职场成功者的亲子关系,是因为我理解,也希望四中的每一位同学也明白,幸福不是得到感官上的满足,而是得到精神上的意义,这跟一个人有没有财富、名誉、地位无关,他可以做一个平凡的、普通的人。

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亲子之间有效沟通的要素和方法_职场成功者的亲子关系_亲子关系相处模式

回头想想,我们这30年冲刺,培养了那么多尖子生、竞赛优胜者、金牌得主,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中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涌现出多少科学领域的大师,至少现在还没有。

我们每个人对孩子都有这样的过程,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们有很多的梦想,希望他们能上好学校,有好的成绩。渐渐地,我们的期待冷却下来,希望孩子能正常毕业,上高等教育,就业,有能力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三四十岁的时候生活安稳,工作稳定,不下岗,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希望你老了,走不动路的时候,儿女能孝顺你。所有最初的梦想,都不再有任何梦想,我当时唯一的梦想,就是他能坐在我身边,给我倒一杯水。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一开始抱有很高很远大的理想,但最后当我们老了才真正明白,我们的培养往往是错误的。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在他们眼里,成功学甚至成功学成了他们的信仰。但我其实并不相信成功学,这个概念只在中文图书市场流行,照搬模仿别人的成功,往往会导致失败,很多问题随之而来。而且,不管我们怎么分类、怎么统计人,一定是正态分布的,所谓最成功的人一定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可是,普通人就没有幸福吗?我们普通人就没有普通的幸福吗?我们普通人就没有资格谈论幸福吗?其实,我们今天看到很多普通人,但他们的生活很乐观,很幸福。

我看过日本做过的一项调查,日本女孩普遍不愿意嫁给有车有房,父母为她们准备好一切的男孩。家庭就像鸟筑巢,用泥土和树枝,用口水一点一点粘在一起。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才能体会到建立家庭的辛苦,才会珍惜。亲子关系也是如此。不要以为父母给了孩子一切,孩子就会感恩。

作为校长,我跟家长沟通很多,我觉得现在家长普遍心态太急躁,太焦虑,太怕落后,其实你孩子一点都不落后,他可能在这方面比别人强,孩子是很强的,但是家长总是看不到这一点。

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是极好的。

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之前都会说“我只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一旦成为父母,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期待,希望孩子更加成功、优秀。但我觉得,如果你的孩子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我曾经去美国,登机口的检票员是一个胖子,帽子上的绳子几乎勒不住他的脖子,他看上去很滑稽,但他并不在意,反而逗得孩子们笑个不停,心里也感到很开心。

有一次在北京的一家超市买东西,我问服务员一些问题,他一脸不高兴,憋着没说出口。我问了三遍,都没听清他说了什么。我说,小伙子,你这样工作职场成功者的亲子关系,能快乐吗?人的生活态度很重要。所以,我当了校长后,就把“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写进了学生的培养目标里。

现在的培训机构喜欢用“别输在起跑线上”作为宣传口号。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但确实误导了很多人。家长总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怕输。在起跑线上,哪有胜负之分?只有在终点线,才能分出胜负。至于社会压力是否存在,就看你怎么理解了。你非要处处竞争,难道就没有压力吗?

你上哪所学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父母

我觉得现在的家长太过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而忽视了自己在孩子身上应发挥的作用,应该在人格和精神上为孩子做好榜样和示范。

有几次我在MBA课堂上讲课,台下都是成功人士。事实是,他们现在的成功与他们上的小学、中学没有任何关系。去年在南开中学,学校专门介绍了一位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校友,他从未上过大学。我希望家长们知道,上什么学校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决定性的影响来自于父母。

作为一个父亲,我也送孩子去读过奥数班,后来她去美国上学,她告诉我,学校里真正数学好的都是美国人,中国孩子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如美国人。孩子们,这是学习能力的差异,而不是学校选择上的差异。

孩子上学的时候,我和妻子都是老师,没时间照顾她。我们也有孩子升学的压力,但我们没有给她压力,没有强迫她学什么,我们的教育更倾向于顺其自然。她现在在工作上做得很好,是一个职场上令人敬佩的人。我想这都是她和她妈妈对工作追求卓越的影响。

而且我觉得家庭教育不能太艺术化,也不能太技术化。就拿亲子关系的建立来说,很多父母会带孩子去国外旅游、探险。但亲子之间的感情,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建立起来的,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的,一起做饭、一起打扫卫生,这样关系就变得很真实,让孩子能够分担家庭的责任,不是靠整天在沙滩上互相追逐来建立起来的,那都是电视里演的。

我们都成了学区房的受害者

社会上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有名校情结,跟学校的宣传有关,有些学校的炒作,可能会造成社会教育观的偏差,学校之间确实有差异,但我觉得北京的教育资源总体均衡,还不错,家长一味追求学区房,完全没有必要,也太盲目了。

我每次上课都会现场做问卷调查,数据证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跟上重点小学还是重点初中,没有太大关系。学区房的火爆,也源自一些商业机构和学校的炒作。教育生态被破坏,老师、校长也是受害者。整天追逐这些东西,会影响教育工作者的生活和职业素养。

记得我当老师的时候,有的班50个学生有40多个考上了清华、北大,但是这个没有公开。录取率真的不能说明教育的成功。当然,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放弃高考出国。以前都说高考是过独木桥,现在不再是独木桥了,桥多路多,这是好事,说明经济水平提高了,也是选择多样化的体现,这是教育选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

从事教育这么多年,接触过很多学生和家长,近几年发现有些家长对名校的执念和对教育公平的追求越来越严重,但也有些家长平和了许多,开始考虑孩子的幸福。你学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和对幸福的追求。

刘长明精彩语录

其实,幸福就是成功。平凡不等于平庸,做一个幸福的平凡人,不只是享受享乐、追求平庸,而是在平凡人的生活中感受到爱与被爱,体验创造与创新所带来的幸福。

&你必须学会​​自己做饭,即使不会做饭,也可以有饭吃,但那才叫活着,不饿死,那不叫活着。

夫妻关系永远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如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家庭最有可能遭遇悲剧。

我们有没有对孩子说过:“只要孩子成绩上去了,其他的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希望培养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但是当你这么说的时候,责任感的教育就已经完全丧失了。

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我认为是一条很重要的教育原则,他说:“校长,我现在明白了,有时候教育需要你把沙子揉进眼睛里。”这就是教育。一种宽容,我们要相信孩子们能够把这件事情想清楚,从中学到一些道理。

来源:教育圆桌会议(ID:jiaoyuyuanzhuo)

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时间:09:00-19: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23 凤台人才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鄂ICP备2025090247号-24

地址: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 EMAIL:qlwl@foxmail.com